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营企业家
——访上海喜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月弟
文/陈凤
在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有一家颇具规模的本土民营企业,名叫上海喜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卢月弟,今年刚满50周岁,采访中,他谈笑风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笔者一行了解到卢月弟不仅经营着200多人的企业,还担任浦东新区私营企业协会三林分会会长、北京浦东企业商会会长。他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社会职务——上海市龙狮协会会长。民间的舞龙舞狮,有着2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舞狮象征着兴旺和吉祥,是喜庆佳节的最佳民间活动之一。
一个民营企业家,怎会跟龙狮运动结缘,成为龙狮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我们从卢月弟的创业故事中去寻找答案。
从“投机倒把分子”到民营企业家
卢月弟1969年出生于三林镇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很小就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13岁那年,卢月弟进三林中学念初中,每天早晨5点不到就起床,到河边抓鱼卖钱,一直卖到8点再赶到学校念书,帮着分担家里的重担。
16岁那年,卢月弟学做木工,但他不甘心当一辈子木匠,便租下生产队一个仓库,开了个木包装箱厂,什么活儿都自己干,赚些辛苦钱。上世纪90年代初,他逐渐把生意扩大到了建材销售。生意做的好好的,怎料有一天,有人举报他是“投机倒把分子”,创业梦眼看就要夭折。
就在此时,转机来临了。
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民营经济面临的寒冬终于冰雪消融,蛰伏已久的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再次勇立潮头。1992年的体制松绑,对千千万万像卢月弟这样的人来说,是草根创富的希望,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卢月弟告诉笔者,他从年轻时候起,就有这样的人生信条:弱者,等待机会;强者,争取机会;智者,创造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和思考,卢月弟继续光明正大地从事建材生意,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原属于上海县的三林归属浦东新区,三林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卢月弟看准浦东开发开放,看好三林镇发展潜力,结合政府对三林发展商业、服务业规划,把目光转向了商用地产市场。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由于市场转型等历史原因,三林农村地区出现一些闲置厂房、仓库,如何处理这些旧建筑成为村里的难题。这些旧建筑在卢月弟看来,是可以“变废为宝”的。于是,敢想敢干的卢月弟顺势而为,成立喜地公司,将村里这些闲置厂房用地租赁下来,再进行投资改建,使其成为全新的工业园区、商务楼、农副产品市场,接下来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资金流入,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二十年来,喜地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做强做大,目前已成功投资和运作20多万平方米工业厂房,集团旗下拥有十余家公司,员工200余名,经营范围涉及农业科技产品研发,汽车配件、建筑材料销售,五金件、金属制品、木制品加工,物业管理,自有房屋租赁,收费停车场,绿化种植、销售……
喜地公司成为三林镇叫得响的民营企业,卢月弟在创业生涯中,实现了财富积累,命运转变。从过去“投机倒把”,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到后来遇到改革开放好时代,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民营企业家,他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是改革开放给了像我这样的郊区农民创业创富的机会,喜地公司之所以能够成长壮大,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更离不开三林镇和当地百姓的支持和厚爱。”
成立龙狮团队 弘扬传统文化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林镇人,卢月弟对养育自己的这方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国家尽忠,对长辈尽孝,对朋友尽仁,对家庭尽责,对工作尽心,这是他一直坚守的做人原则。创业成功后,他心心念念的便是如何回报社会、报答家乡。
卢月弟是个心怀大爱的企业家,每年公司捐出几百万元,用于社会上各类慈善帮困、公益扶贫活动。2016年,他随爱心企业家队伍奔赴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向香格里拉市红旗小学捐赠20万元,设立爱心教育基金,用于购买学生图书、信息设备,以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他喜欢孩子,几年前听说三林镇有留守儿童放学后溺水身亡,心痛不已,便当即决定将自己的一栋7层楼工业厂房收回,改建为儿童阅览室、活动室、教室等,专供无人照看的孩子在放学后或者寒暑假来这里落脚。他还招聘了几名退休老师,辅导孩子们做功课,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厂房改建、装修、水电物业、购买家具、书本、文具和教师工资等所有的费用,都由他承担。他只想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更难能可贵的是,去年,这栋7层小楼拆迁了,他主动提出不拿任何拆迁补贴,把钱留给更需要帮助的村民……
每年参与各类慈善活动、捐款捐物是卢月弟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是他告诉笔者:“捐钱只是初级阶段,我认为做慈善不只是捐钱给社会,应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社会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三林镇龙狮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中国龙狮运动之乡”,舞龙舞狮已成为三林群众文化活动的第一品牌。近年来,由于缺乏年轻运动员参与,三林镇龙狮运动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对于这一情况,卢月弟早有耳闻:“我从小就爱看舞龙舞狮表演,我认为这是我们三林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也是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传承下去。”抱着这一信念,2013年,卢月弟组建了一支舞龙舞狮团,团里多数队员和教练来自广东、广西,主力队员年龄都在20-28岁,他给这支队伍取名为“上海三林喜地龙狮团”。他每年拿出300万元,资助这支队伍日常训练、外出比赛,每月给队员发工资、提供队员吃饭和住宿。他还专门成立了上海龙情狮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普及推广龙狮运动,为节日庆典、公益活动提供专业舞龙舞狮表演。
2015年,经上海市龙狮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卢月弟当选会长,从此,他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三林镇龙狮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每年,龙狮协会都要承办“浦东国际龙狮文化节”“上海市舞龙舞狮锦标赛”“新世界大丸杯上海市小学生龙狮邀请赛”等赛事。每次活动,卢月弟出钱出力出人,为推动龙狮运动发展不遗余力。目前这些赛事全程通过网络同步直播,超过十万人同时在线收看,新媒体的加入为舞龙舞狮这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龙狮运动的蓬勃开展,擦亮了三林镇文化名片,让千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卢月弟经常带领三林龙狮团队参加国内外赛事,将龙狮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2018年,他率领上海三林喜地龙狮团奔赴澳门,参加第七届“美高梅狮王争霸——澳门国际邀请赛”。在男子桩阵自选套路中,喜地龙狮团以9.29分的成绩力压群雄,获得狮王美誉。
2017年,卢月弟作为领队率领上海三林舞龙队代表上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舞龙项目,凭借精彩表现斩获冠军。夺冠后,卢月弟还将他个人35000元奖金全部贡献给了三林龙狮团。
后记:龙狮之乡 后继有人
中国是世界龙狮运动发源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舞龙舞狮运动近几年在上海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上海特点的海派龙狮文化,龙狮运动发展活力十足。三林舞龙更是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林镇也有着“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美誉。
卢月弟表示,龙狮文化也需“从娃娃抓起”。目前申城已有70多所学校开展舞龙舞狮培训,今年计划突破100所。目前,上海龙狮协会为教练安排了指导任务,并向社区、学校配送道具和教练。喜地龙狮团正在积极培养10岁左右的“幼狮”运动员,让三林镇的龙狮运动后继有人。
三林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龙狮文化的传承、普及和创新,要用龙狮文化所蕴含的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激励全镇干部群众昂扬进取的精神。作为上海龙狮协会会长,卢月弟可谓重任在肩,他表示协会将着眼于年轻运动员的培养,完成新老交替,完善队伍激励、保障举措,解除队员后顾之忧,组织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大赛筹备,让三林龙狮越舞越远、越舞越活。让龙狮文化成为三林镇一块金字招牌,为三林镇发展、为浦东新区发展注入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