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页

协会动态

会员风采

光荣榜

会员之窗

非公党建

政策法规

会员天地

探索研究

信息快递

信用公示

企业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研究 > 正文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及民营企业的商机
2018年09月05日 15:46

上一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了建设国际“四个中心”的目标。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正式明确上海要打造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四个中心”目标的确立,给上海绘就了一个清晰的经济战略蓝图,也给上海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为实现“四个中心”的奋斗目标,上海以“四个率先”为要求,即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着力推进“四个关键环节”,即加快形成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加快形成市场产品机构全面国际化,加快形成全球信息中心,加快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今天,上海又制订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战略。如果说,“四个中心”是历史的担当,“四个率先”是方法,“四个环节”又是途径的话,那么科创中心则是这一目标担当的支撑与基石。

你,了解科创中心建设的愿景吗?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2015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对上海而言,发展出路和成果,在于围绕国家需求,通过创新驱动,服务国家产业转型要求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发展水平、成果和价值。

       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表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回顾历史,经历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19世纪的电气革命、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等三次科技革命,现在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智能制造,如何才能不错过?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三个世界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在一定时间内引领全球,那么今天的上海也开始启航,开始前行,开始超越。

到2020年前,上海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其中R&D经费支出占上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超过3.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最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中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打造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创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当下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快速分解,而相同或相关的环节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形成集聚,形成各种“模块化产业”特色或功能特色的集聚区。这类集聚区,以创新要素为核心集聚内容,又通过各种渠道发生化学反应,集聚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大量创新资源,在全球创新中处于关键位置,这些集聚点就被称为科技创新中心。

       科创中心的指标功能如何确定?技术创新能力足,成果转化成效大,资源能源消耗低,从效率驱动到创新驱动无疑是衡量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那么科创中心的指标(硬件与软件)如何产生、评定与运用也是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比如指标原则性的内涵,一般包括:科学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权威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关注运用度原则,

同时,有原则取向的指标还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撑,数据设置与认定还必须由最高权威机构审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因此这些指标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科技进步监测指数的认定、区域创新能力指数的认定、城市科技总体指标的认定、行业知识竞争力指数的认定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的确定。

此外,指标绝对非数字游戏,它必须有具体而实在的内容:比如区域的创新环境(制度机制优劣评价)、创新频度(数量质量的认定)、创新投入(投入总量占比的计算)、创新转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效)、创新应用(形成生产力的产品)和创新评价(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与预期)等等。

       总之,一个强大的创新引擎——必须位于世界价值链高端,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创新创业活跃,才成新兴的全球创新中心。

       科创中心难点在哪里?“当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科技创新从研发、应用到产业化的链条是阻断的。是什么阻断了这条科技创新之链?背后的原因是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韩正举例说,当前上海应用开发技术创新严重脱离市场,研发管研发、市场管市场,评管评、用管用,原因何在?重大研究成果、重大技术产品不能转化为市场上的商品乃至产业化,原因何在?多种多样科技孵化模式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不健全,原因何在?

韩正强调,当前,要聚焦产业化、体制机制、软环境和人才四个方面,认认真真搞调研、做分析。要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的原则,抓住一批能够填补国家空白、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工程、创新项目,聚焦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更好营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生态环境,集聚各类创新人才。

你能抓住商机、找准项目吗?

       民营企业如何抓住商机?首先,找准角色定位。民营企业要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承载型企业。比如,在创新要素中,上海风险投资最为薄弱,在欧美国家,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风投公司,那么民营企业就应主动对接,发挥自身长处,力争为风险资本进入科技创新型企业起到引导作用。

其次,宏观微观相结合。比如在宏观上把握,上海科创中心正在聚焦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进一步聚焦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激发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和能力。在微观层面,着力参与应用型科技创新,使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好地产业化。在此,民营企业你准备好了吗?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有序推进,进而突破。

       民营企业如何选准经营项目?一是为科研要素服务的项目。比如,创建科技创新型企业网络平台,目前上海以及某个特定区域到底集聚了多少名副其实的企业,其中科技研发企业有多少?科研产销完整产业链企业又有多少?科研的中试生产、加工企业又有多少?包括为科研提供现代服务的企业又有多少?在现在谁都说不清说不透的语境下,开发一个集企业分类准确、内容详实、现状一致、动态跟踪的平台,以定期性、实时性,数据性为核心竞争力,大数据下的前景十分诱人的。又比如,创办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中心。再比如,创立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中心。2017年2月,科技部正式废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估办法,这意味着,以往由科技主管部门一方鉴定“是否”为科技成果的鉴定标准,最终将趋于市场化,为民营企业准入扫除了制度障碍。此外,创办科技创新产品信息发布中心、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和保险服务等等企业,可谓商机无限。

二是为科研生产企业服务的项目。比如集信息、管理与战略为一体的咨询类服务企业,专业提供精、准、实信息;又比如,创办中试、配套、加工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是一个可跟踪、可参与、可持续、可赢利的项目,通过参与细分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产业链及流程获利。再比如,创办配套加工企业,承担营销、物流、售后服务等项目。

三是为科研企业提供生活服务的项目。生活服务行业是一个可以容纳十分宽广的企业业态,它包含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餐饮、娱乐、租房、买房、工作、旅游、教育培训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用”。比如,衣食住行中利用网络经济技术为科创承载地服务,提升电子商务满足人们需求的服务度,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服务行业上寻觅到适合自己创业的项目。又比如,创办生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提供某一专业产品。再比如,结合科创中心企业的特点,以员工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创办教育培训、健康、休闲、养老、养生项目,都是一个可创业创新的机会,你赞同吗?